文言文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精选九篇

| 点击:

【www.stqhjy.com--文言文】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精选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1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15分)

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麤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小题1】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亦愿之(代妾衣帛、马食粟) B.然吾观国人(这样) C.吾是以不敢(因此) D.使为上大夫(成为,当)

【小题2】“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A.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喜欢这样做,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B.别人大概认为你喜欢这样做,将不会为国增光吧!C.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吝啬,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D.别人大概会认为你吝啬,并且不能为国增光吧!

【小题3】下列对季文子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季文子先后辅佐了两名国君,地位很高,但是他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饲料。 B.季文子关心国人,能与低层民众同甘共苦。 C.季文子认为应该凭高尚的德行为国增光。 D.季文子认为能够改正错误的人是可以重用的。

【小题4】翻译(6分)

①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①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妻子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

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绸之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解析

【小题1】B.然吾观国人(但是)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B项分析的不正确。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2

公输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固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子墨子解带为城。___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______

(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_______________

(4)公输盘诎。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吾知所以距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用_______、_______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_______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1)夫子,先生,老师 ;(2)通御,抵抗;(3)入侵;(4)屈服

2.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3.九攻;九距;攻械尽;守圉有余;公输盘诎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3

公输 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曰:‘诺。’”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3)胡不已乎?( )

2.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墨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子抓住公输盘哪句话加以批驳?采用了什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犀利的言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对人亲善、友爱;(2)明白事理;(3)停止

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

3.“吾义固不杀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自相矛盾法)。

4.“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5.不是。一个人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意思对即可)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4

《公输》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阅读(公输》,完成后面小题。(16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

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不可谓知类( ) ② 吾义固不杀人

③ 请说之( ) ④ 子墨子九距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②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小题3: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子 墨 子 闻 之 ②舍 其 粱 肉

小题4: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①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之后墨子又提出________________是想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②表明墨子与公输盘假想的攻守战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盘的?请结合原文概述。(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明白事理②善良坚持道义(答坚守道义、讲道义也可)③解说,解释,说明 ④通拒仁

小题2:①墨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2分,重点考查 胡已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②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2分,重点考查虽然为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小题3: ①子 墨 子 /闻 之 ②舍 /其 粱 肉

小题4:(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圃有余.

小题5:示例一: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墨子用激将法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

固不杀人,与下文中公输盘义不杀少而杀众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

中,使公输盘理屈词穷.〔答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自相矛盾给1分,答出吾义固不杀人

和义不杀少而杀众各1分.)

示例二: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先诱使对方说出自己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

与观点相悖,使他陷入自相矛盾无法争辩。

示例三: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接着墨子抓住这句话做文章,

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断了他的退路.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知类等字的释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第一句注意然。第二句注意虽然。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横线上有引号,要用原文回答。就是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 ②根据选文内容填写,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圃有余.。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注意要求,结合原文回答。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5

公输为鹊

公输子①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②之为车辖③,须臾刘④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⑤,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选自《墨子·鲁问》)

【注释】①公输子:即公输盘。鲁国的能工巧匠。②翟:墨子名。③辖:车轴两头的插销。④刘:雕镂,刻削。⑤功:成效。

注释:

1. 公输子:即公输盘(ban)又称,“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呼为鲁班,姓公输名盘,春秋末年鲁国的巧匠。

2. 鹊:喜鹊。

3. 子墨子:即墨翟,子为尊称。

4. 不下:掉不下来。

5. 至巧:极巧,非常巧妙。至:极,非常。

6. 辖:车轴两头固定车轮的“销”,俗称“插销”。

7. 须臾:片刻间。

8. 刘:通“镂”,刻削。

9. 任:承受。

10. 石: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以四钧为一石。

11. 功:成效。

12. 拙:笨拙。

13.翟之为车辖:木匠做的车轴上的茶插销木。

14.故:所以。

15.本文选自《墨子·鲁问》。

16.飞:使动用法,使......飞,让它飞翔

【译文】

公输班用竹子和木头雕成一只喜鹊,雕成以后让这只喜鹊凌空高飞,飞了三天也不落下来,公输班自己认为他雕成的喜鹊应该是天下最巧妙的东西。墨子对公输班说:”你雕成这只能飞的喜鹊,还不如木匠做个车轴头上的插销,木匠一会儿就削成个三寸大小的插销,还能使车轮承受五十石重的压力,可以搬运货物。所以我们所做的东西,对人有利的才叫做巧,对人没有好处那就谈不上什么巧。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6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翻译】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注释】

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能造奇巧的器械,有人说他就是鲁班。

2.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

3. 将以攻宋:准备用来攻打宋国。以,用来。将,准备。

4.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中念作“zhái”)。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学生对墨子的尊称。后一个是当时对男子的称呼。

5.闻之:闻,听说。之,代指攻宋这件事。

6.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

7.而:表顺承。

8.至于郢:至于,到达。郢,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在今天的湖北江陵。

9.夫子:先生,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墨子的尊称。

10.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命,教导,告诫。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11.侮:欺侮。

12.臣:墨子的自我谦称(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13.愿借子杀之: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愿,希望。借,凭借,依靠。

14.说:通“悦”,高兴,愉快。

15.请献十金:请允许我奉送(你)十金(作为杀人的酬)。请,和下文“请说之”的“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请允许我”。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银子)为一金。

16.义:坚守道义。

17.固:坚决,从来。

18.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礼节。再:第二次。

19.请说之: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说:解说。之:代词,代墨子下面要说的话。

20.吾从北方闻子为梯: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为:做,造。

21.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之:提宾标志。

2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荆国有的是土地而没有足够的人民。荆国:楚国的别称。有余于地:在土地方面有多。于:在……方面。

2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而,表转折,却。

24.不可谓智:不可以说是聪明。

25.仁:对人亲善,友爱。

26.知而不争(zhèng):知道这道理却不对楚王进行劝谏。

27.不得:不能达到目的。

28.知类:明白类推的道理。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29.服:信服。

30.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打宋国的计划)呢?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

31.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见:引见。于王:状语后置语。王:指楚惠王。

32.诺:好,表示同意。

33.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34.敝舆:破车。

35.褐:粗布衣服。

36.粱肉:好饭好菜。

37.何若:什么样的。

38.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固定用法。

39.云梦:楚国的大泽,跨长江南北,也包括今天的洞庭湖、洪湖和白鹭湖等湖沼。

40.犀:雄性的犀牛。

41.兕:雌性的犀牛。

42.鼍:鳄鱼。

43.鲋鱼:一种像鲫鱼的小鱼。

44.文梓:梓树。文理明显细密,所以叫文梓。楩:黄楩木。豫章:樟树。这些都是名贵的木材。

45.长木:多余的木材。

46.王吏:指楚王所派攻宋的官吏。

47.善哉:好呀。

48.虽然:虽然如此。

49.见:召见。

50.牒:木片。

51.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52.机变:巧妙的方式。

53.距:通“拒”,抵御。

54.尽:完。

55.守圉:守卫。圉:通“御”,抵挡。

56.诎:通“屈”,意思是理屈,(办法)穷尽。

57.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利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58.莫:没有谁。

59.禽滑厘:人名,魏国人。墨子学生。

60.已:已经。

61.寇:入侵。

62.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 ,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虽:即使。绝:尽。

【赏析】

《公输》(《公输》为后人添加的,取的是文章的前两个字)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此人“必为有窃疾矣”。因此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只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杀掉他,“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阻止这场战争的不是道义,而是墨子的智慧,在绝对失败的情况下,楚王放弃攻打宋国。

这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凸显人物性格。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它似乎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是心非,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它,墨子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不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墨子还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最后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楚王才被迫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矛盾终于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类比说理,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同这种说理方法密不可分的。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7

《鹬蚌相争》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鹬蚌相争》,回答8—11题。(9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 解释加点语。(2分)

曝 箝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译:

3. 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吗?(2分)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鹬蚌相争》,回答8—11题。(9分)

1. 晒 夹(2分)

2. 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起捉走了。(2分)

3.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分)

4. 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3分)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8

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⑴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⑵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⑶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⑷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⑸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肦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⑺而去。

⑴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⑵径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⑶乘(shèng):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⑷檀(tán)子:人名。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⑸泗(sì)上:泗水之滨。⑹特:只,仅。⑺怿(yì):高兴,快乐。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4分)

(1)若寡人国小也 ( )

(2)使守南城( )

(3)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

(4)则道不拾遗( )

【小题2】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魏王会田于郊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B.将以照千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岳阳楼记》)

D.徙而从者七千馀家人不知而不愠(《八则》)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2)魏惠王惭,不怿⑺而去。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小题4】选文中威王与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小题1】(1)像 (2)派(3)朝拜(4)遗失的东西(名词性质)(各1分)

【小题2】C(3分)

【小题3】(各2分)(1)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你的明珠不一样。(关键词“以为”“异”)

魏惠王十分惭愧,不高兴地离开了。(“惭”“去”)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倒装句要翻译出来)

【小题4】魏王把宝珠、宝物、有宝珠的车当做“宝”;威王把人才和贤臣当做“宝”。(写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若”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在此应译为“像”。“使、朝”都是动词,应译为“派(让)、朝拜”。“ 遗”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近,根据语境也可知道应为名词,应译为“遗失的东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A项中的“于”前者是“在”,后者是“对”。B中的“以”后者译为“认为”,而前者不是。C中的“则”都是“就”的意思。D中的“而”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因此应选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以为宝” “惭”“去”“微”等。“以为宝”应译为“认为的宝贝”,“惭”与现代汉语一致,译为“惭愧”,“去”意思固定,是“离开”的意思。“微”应译为“没有”。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内容可一,他们一个认为能“照车前后各十二乘”“径寸之珠”是宝贝,一个认为檀子、肦子、黔夫等这样的人才是宝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点评: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文章的相关语句做出切题的回答。“有什么不同”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根据分值分点做答,写出各自的认识(看法、特点)。

公输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9

比较阅读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

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不可久居 ▲ 不可名状 ▲

斗折蛇行 ▲ 悉皆怪石 ▲

1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 乃记之而去 B.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C.潭西南而望 而置州以来 D.为之怅然 佁然不动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

13.回答问题。(5分)

(1)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2分)

甲文: ▲

乙文: ▲

(2)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0.停留 说出 像北斗七星 都

11.D

12.(1)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岸边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13.(1)甲文:清澈透明 乙文:水流湍急

(2)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gushiwen/6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