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通用7篇)

| 点击:

【www.stqhjy.com--阅读答案】

答案,拼音为dáàn,汉语词语,指对有关问题所作的解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通用7篇),欢迎品鉴!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1

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1、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2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2

1945年8月。

他是一个邮差,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在大街小巷不停地穿梭,他无非是在传递两种消息,一种好消息,一种坏消息。传递好消息的时候,他被看做是快乐的知更鸟;传递坏消息的时候,他被当成哭泣的乌鸦。

他当然喜欢做知更鸟,给人们送去一个个好消息,可是战争年代,噩耗铺天盖地,让他做知更鸟的次数太少了,更多的都是悲惨的消息。比如这一次,他要做的就是乌鸦。

信是从一个部队寄来的。这种信他见得太多了,大多是战士阵亡的消息。他找到收信地址,一个干干净净的老妇人为他打开了门。

“大娘,您的信。”他把信递给她。

“哦,好,谢谢你。”老妇人急切地接过信,却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放到了胸口,紧紧地捂着。好像她心疼这封信跑了这么远的道儿,倦了、冷了,要用她的体温来暖暖它。又或者,她是在祷告吧,祈祷他是一只知更鸟,而不是乌鸦。

他转身欲走,老妇人却叫住了他,回屋取出好多糖来,往他的兜里揣。“胜利了,胜利了,吃糖,吃糖啊。”她说那些糖都是给儿子一块一块地攒起来的,时刻等着打仗胜利了,他们回来吃。

她说,“小伙子,俺不认识字儿,你能帮俺念念这信吗?前两次俺儿来的信,我都是让邻居帮着看的呢。”

他拆开那封信,果然如他所料,这的确是一个噩耗——她儿子阵亡的消息。老妇人望着他,眼神中充满着无限期待,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最后,他还是决定实情相告,他越过了开头的“阵亡通知”四个字,念道:“兹有我部战士王小虎,23岁,黑龙江人氏。自参加部队以来,骁勇善战,杀敌无数……”

“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老妇人兴奋地喊叫起来,很显然,她把这封信当做是嘉奖令了。

“我就说嘛,老天爷总会给我留一个的。我一共有三个儿子啊。老大老二上战场,鬼子没杀多少就稀里糊涂地死掉啦。那时候还有老三在,邻居们都劝我,不要让他去当兵了,可是我没听他们的,硬生生地将他赶走了,让他去前线,去杀那帮吃人的狼。”老妇人自豪地说着,“还是俺这老儿厉害,杀了那么多鬼子啊。”

“嗯,很厉害,他是一个大英雄。”他应和着老妇人。他明明端给老妇人的是一杯苦水,可是老妇人却以为接过来的是一杯糖水。他发起愁来,这个时候如果说出实情,她肯定会承受不住打击的。

“小伙子,接着念啊。”老妇人催促着他。

“哦,再没什么了,部队上的人说,等部队整编完之后,你儿子很快就能回来啦。”他撒了谎,因为他讨厌乌鸦,擅做主张,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知更鸟。

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又放到胸口暖了暖。

他不知道这个谎言能持续多久,但他想,就算是谎言,也总比绝望要好。只要这谎言一天不被捅破,就能让老人怀揣一天的希望。他并不为自己的谎言感到自责。

他敬仰这个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自己却在后方做着一个胆小如鼠的小邮差。她也敬仰眼前这个英雄的母亲,把三个儿子都义无反顾地送往前线去杀敌,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啊!

这一刻,他很想念自己很多年前去世的母亲。

忽然,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甚至有点为这个想法而感到兴奋。

“大娘,如果您不嫌弃,我能做您的干儿子吗?”“老天,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老妇人流着眼泪拥抱了他,“我就知道老天爷不会那么无情……”

他在老妇人的.面前跪下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重重地喊了一声“妈”。

他在心里想,等老人有了依靠再慢慢告诉她真相吧。等他娶了媳妇,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把老太太丢失的亲情都给补回来。要天天吃糖,把以前日子里的那些苦都慢慢地变成甜。

他拿出一个登记薄,告诉她,还需要签字,以证明她收到了这封信。忘了她不识字,就拿起笔替她把字签了。

老妇人很惊讶,“你还没有问过我的名字,怎么就签上了呢?”

他笑了,“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啊,信封上不是写着的吗。不过我签的不是那个名字。”

他说着展开他的登记薄,最下方一个签名栏里写着两个字:母亲。

(节选自《格言》期,有删改)

19。1945年8月,单独成段,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4分)

20。下列句子富有特色,请赏析之。(4分)

①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放到胸口暖了暖。

②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21。你认为签名栏中写的字会是什么?并结合全文说明你的理由。(4分)

22。假使文中老妇人的亲身儿子并未战死,抗日胜利后还与妇人团聚了。设想那时亲身儿子和老妇人对邮差的态度和结局。(2分)

2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邮差们在抗日期间十分忙碌,他们无时无刻在传递着消息────好消息、坏消息。他们也是知更鸟和乌鸦,他们做乌鸦的次数太多了,所以腻了,想做知更鸟了。

B、邮差不想让老妇遭受沉重的打击,更是出于内心的人性的光辉,他隐瞒了事情真相,瞒天过海,撒下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C、“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妇人把信当作了嘉奖令,用反复语气说明当时妇人的兴奋和激动。

D、“老天,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其中“双喜临门”喜的是妇人知道自己儿子还在,并且立了战功,还喜又认了个干儿子,老天并不无情。

E、文章通过对比、比喻、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衬托妇人与儿子、邮差对妇人的人性的爱。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3

15.①陶醉②妈妈炖海带排骨汤给我喝

③心痛④自责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16.①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

②要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17.答案示例一:母爱凝聚在荠菜上。在跟母亲去挖荠菜的劳动中,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爱浓缩在海带排骨汤中,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了我的身体,留下了独特的口味,让我感受到了细致入微带来的幸福。母爱呈现在别离中,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让我痛心。作者是借物传情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案示例二: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作者先写跟母亲去紫金山麓挖荠菜,得到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再写母亲给“我”炖海带排骨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着“我”的成长,让“我”体验到母爱的珍贵无价。然后写“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出了母亲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4

1945年的母亲的阅读以及答案

1945年的母亲

1945年8月。

他是一个邮差,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在大街小巷不停地穿梭,他无非是在传递两种消息,一种好消息,一种坏消息。传递好消息的时候,他被看做是快乐的知更鸟;传递坏消息的时候,他被当成哭泣的乌鸦。

他当然喜欢做知更鸟,给人们送去一个个好消息,可是战争年代,噩耗铺天盖地,让他做知更鸟的次数太少了,更多的都是悲惨的消息。比如这一次,他要做的就是乌鸦。

信是从一个部队寄来的。这种信他见得太多了,大多是战士阵亡的消息。他找到收信地址,一个干干净净的老妇人为他打开了门。

大娘,您的信。他把信递给她。

哦,好,谢谢你。老妇人急切地接过信,却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放到了胸口,紧紧地捂着。好像她心疼这封信跑了这么远的道儿,倦了、冷了,要用她的体温来暖暖它。又或者,她是在祷告吧,祈祷他是一只知更鸟,而不是乌鸦。

他转身欲走,老妇人却叫住了他,回屋取出好多糖来,往他的兜里揣。胜利了,胜利了,吃糖,吃糖啊。她说那些糖都是给儿子一块一块地攒起来的,时刻等着打仗胜利了,他们回来吃。

她说,小伙子,俺不认识字儿,你能帮俺念念这信吗?前两次俺儿来的信,我都是让邻居帮着看的呢。

他拆开那封信,果然如他所料,这的确是一个噩耗她儿子阵亡的消息。老妇人望着他,眼神中充满着无限期待,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最后,他还是决定实情相告,他越过了开头的阵亡通知四个字,念道:兹有我部战士王小虎,23岁,黑龙江人氏。自参加部队以来,骁勇善战,杀敌无数

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老妇人兴奋地喊叫起来,很显然,她把这封信当做是嘉奖令了。

我就说嘛,老天爷总会给我留一个的。我一共有三个儿子啊。老大老二上战场,鬼子没杀多少就稀里糊涂地死掉啦。那时候还有老三在,邻居们都劝我,不要让他去当兵了,可是我没听他们的,硬生生地将他赶走了,让他去前线,去杀那帮吃人的狼。老妇人自豪地说着,还是俺这老儿厉害,杀了那么多鬼子啊。

嗯,很厉害,他是一个大英雄。他应和着老妇人。他明明端给老妇人的是一杯苦水,可是老妇人却以为接过来的是一杯糖水。他发起愁来,这个时候如果说出实情,她肯定会承受不住打击的。

小伙子,接着念啊。老妇人催促着他。

哦,再没什么了,部队上的人说,等部队整编完之后,你儿子很快就能回来啦。他撒了谎,因为他讨厌乌鸦,擅做主张,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知更鸟。

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又放到胸口暖了暖。

他不知道这个谎言能持续多久,但他想,就算是谎言,也总比绝望要好。只要这谎言一天不被捅破,就能让老人怀揣一天的希望。他并不为自己的谎言感到自责。

他敬仰这个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而自己却在后方做着一个胆小如鼠的小邮差。她也敬仰眼前这个英雄的母亲,把三个儿子都义无反顾地送往前线去杀敌,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啊!

这一刻,他很想念自己很多年前去世的母亲。

忽然,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甚至有点为这个想法而感到兴奋。

大娘,如果您不嫌弃,我能做您的干儿子吗?老天,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老妇人流着眼泪拥抱了他,我就知道老天爷不会那么无情

他在老妇人的面前跪下去,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重重地喊了一声妈。

他在心里想,等老人有了依靠再慢慢告诉她真相吧。等他娶了媳妇,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把老太太丢失的亲情都给补回来。要天天吃糖,把以前日子里的那些苦都慢慢地变成甜。

他拿出一个登记薄,告诉她,还需要签字,以证明她收到了这封信。忘了她不识字,就拿起笔替她把字签了。

老妇人很惊讶,你还没有问过我的名字,怎么就签上了呢?

他笑了,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啊,信封上不是写着的吗。不过我签的不是那个名字。

他说着展开他的登记薄,最下方一个签名栏里写着两个字:母亲。

(节选自《格言》14期,有删改)

19.1945年8月,单独成段,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从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析。(4分)

20.下列句子富有特色,请赏析之。(4分)

①老妇人喜滋滋地把信接过去,折叠好,放回信封里,然后放到胸口暖了暖。

②他实在不忍心照实读下去,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把这杯苦水端给她。

21.你认为签名栏中写的`字会是什么?并结合全文说明你的理由。(4分)

22.假使文中老妇人的亲身儿子并未战死,抗日胜利后还与妇人团聚了。设想那时亲身儿子和老妇人对邮差的态度和结局。(2分)

2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邮差们在抗日期间十分忙碌,他们无时无刻在传递着消息────好消息、坏消息。他们也是知更鸟和乌鸦,他们做乌鸦的次数太多了,所以腻了,想做知更鸟了。

B、邮差不想让老妇遭受沉重的打击,更是出于内心的人性的光辉,他隐瞒了事情真相,瞒天过海,撒下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C、嗯嗯,是我儿子,我儿子妇人把信当作了嘉奖令,用反复语气说明当时妇人的兴奋和激动。

D、老天,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双喜临门!其中双喜临门喜的是妇人知道自己儿子还在,并且立了战功,还喜又认了个干儿子,老天并不无情。

E、文章通过对比、比喻、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衬托妇人与儿子、邮差对妇人的人性的爱。

参考答案

19答案: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间、背景:依旧处在抗日时期;为下文邮差的行为铺垫;照应文章标题1945年的母亲;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0答案: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老妇人对自己儿子在战场英勇杀敌的欣喜;同时也体现了这封信对她的重要性,衬托出老妇人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说明邮差当时十分为难,面对噩耗,他不知道该不该说,体现内心情感的复杂。同时用比喻手法,把噩耗比喻苦水,突出了此消息会对老妇人给予沉重打击;为下文邮差隐瞒事实作铺垫。

21答案:母亲

理由:因为此时邮差已经做了老妇人的干儿子,并且文章的线索人物就是老妇人,而老妇人有个重要的形象:母亲。以签字栏中的母亲结尾点明主旨,深化全文。

22答案:当一切真正大白时,他们会感激邮差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同时老妇人会接受邮差这个儿子,3人幸福生活在一起了。

答案:AB

解析:A中原因分析不当,所以腻了说法错误;B中邮差并未表明瞒天过海。

23答案:略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5

19答案: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间、背景:依旧处在抗日时期;为下文邮差的行为铺垫;照应文章标题“1945年的母亲”;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0答案: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老妇人对自己儿子在战场英勇杀敌的欣喜;同时也体现了这封信对她的重要性,衬托出老妇人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说明邮差当时十分为难,面对噩耗,他不知道该不该说,体现内心情感的复杂。同时用比喻手法,把噩耗比喻苦水,突出了此消息会对老妇人给予沉重打击;为下文邮差隐瞒事实作铺垫。

21答案:母亲

理由:因为此时邮差已经做了老妇人的干儿子,并且文章的线索人物就是老妇人,而老妇人有个重要的形象:母亲。以签字栏中的母亲结尾点明主旨,深化全文。

22答案:当一切真正大白时,他们会感激邮差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会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同时老妇人会接受邮差这个儿子,3人幸福生活在一起了。

答案:AB

解析:A中原因分析不当,所以腻了说法错误;B中邮差并未表明瞒天过海。

23答案:略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6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1)这首哲理小诗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赞美和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冰心,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2)《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得哲学”著称。诗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

7、(1)母爱之情 、(2) 对母爱与童真的歌谣、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945年的母亲阅读答案篇7

母亲/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莫言《母亲》阅读题目:

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1、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2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

莫言《母亲》阅读答案

19、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1、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3、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莫言《母亲》原文希望大家好好阅读,关于莫言《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于同学们的练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拓展:阅读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yuwen/7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