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汇编4篇

| 点击:

【www.stqhjy.com--故事】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汇编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

老陈走进家门,疲惫地瘫倒在椅子上,满面愁容。刚回家的妻子仔细一问才知道,“出事了。”原来,老陈的朋友老周今天被纪检监察部门留置审查,老陈和亲戚违纪违法的事情很可能被老周全盘托出。正当老陈和妻子二人一筹莫展、相顾无言的时候,老周的儿子和老陈的儿子都来了,压抑的凝云笼罩着老陈家里的每一个人:也许这是老陈在家的最后一晚了……

近日,由深圳大学廉洁使者们自导自演的廉政短剧《最后一晚》在深圳大学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大会上成功首演。该剧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为背景,通过演绎违纪违法干部家属“劝父自首”,以及干部本人忏悔的心路历程,传递出“清廉一身,幸福一生”的廉洁价值理念,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人有时会陷进欲望,难以清醒,导致一步错步步错,所以我们应该将廉洁铭记于心。清廉一身,幸福一生。”剧中扮演主人公“老陈”的校园廉洁使者李同学有感而发,表示“青年人更要做清廉人”。

观看完短剧的缪老师说,短剧《最后一晚》让我感触很深,近年来很多走向不正之风的公职人员虽然心路历程不同,但是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得失。这部短剧虽然时间不长,但却让我明白要珍惜前程,确保自我廉洁从业,“慎独、慎微、慎欲”。

深圳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影片中的老陈没有经得住诱惑,但所幸有一个洒脱正气的好儿子。年轻人懂廉洁,这个家就还有希望,整个社会的反腐败斗争就一定会成功。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校园廉洁使者计划的意义所在。”

第二篇: 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

丹心要学月月红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他在担任徐州知府时,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著称,受到徐州百姓的称道和传颂。至今徐州城乡还流传着他不少的佳话。

苏东坡五十岁的`时候,家人要为其祝寿,苏东坡一再制止,并嘱咐家人不准宣扬。谁料,寿辰这一天,来了一个送礼人,双手抱着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家人便问:“请问尊姓大名,有何事”来者说:“我叫赵钱孙李,来祝寿的。”家人听罢,奇怪地笑道:“那有这样的名字呢”来者说:“我本姓赵,右邻姓钱,左邻姓孙,对门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寿,大家推荐我送一盆月月红,给知府大人做寿礼。”家人听后,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从不收礼,只好叫来者说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但愿大人常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家人把写在纸上,叫仆人把诗送给苏东坡看,让他来处理此事。不一会苏东坡出来,亲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咏诗道:“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后苏东坡虽赋闲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惩贪除恶的好名声却在民间永远流传。

第三篇: 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人们把廉洁视为一种美德,把败坏看作社会的一颗毒瘤。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每个朝代的领袖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廉洁,既是一个好官的标志,也是我们小故事前进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好品质。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题目叫《公仪休拒收礼物》。文中,一位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条小小的鱼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也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他深知,一条小小的鱼身上,蕴藏着多少阴险的计划,甚至是一个天大的阴谋。他正是知道这点,才不会收下任何礼物。他就是——公仪休。公仪休拒收礼不但为了自己,更为了朝廷、百姓。也证明了他廉洁、正直和聪明的品性。他这种正直、为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他这样的好官、好人,那社会一定会更美,人们生活得更开心、快乐,他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在这全新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小故事怎样才能算是廉洁,怎样才能让廉洁走进学校?我想应该是同学之间不比吃穿,遵守校规,不违反纪律,在校内、校外都要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美,让树更绿,花更红。在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中,这些十分琐碎的小事,都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好的品性,是否廉洁。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廉洁的好学生,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廉洁的春风,唤醒那些“沉睡”中的人们。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廉洁的美好社会。

第四篇: 廉洁小故事100字左右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特别是他为了治水而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更是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禹王曾下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而且这一道戒酒令与廉政有关,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廉政令,这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故事是这样的,大禹有一个女儿名叫游春,有一年春天,游春在路上偶然闻到一股奇香,她寻香便找到了一个叫仪狄的家里。原来仪狄是酿酒的,他酿出的美酒又香又醉人。游春一喝,不由得感到浑身舒畅,便把仪狄请到了王宫里去酿酒,说是等她爹大禹回来好喝。仪狄酿的酒好,王宫里的人没一个不想喝的,有些人趁大禹不在,便经常饮酒作乐,自然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办事。后来,大禹治理了九条大河回来,游春就立即将美酒献给大禹喝,大禹喝后也觉得味道好极了,便连喝了几碗,于是大醉。一醉就两天昏昏沉沉什么都不想干。酒醒后,大禹猛然悟到酒喝多了要误事。于是,他把臣子们召集起来说:“酒虽好喝,但难免误事。”还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下了一道戒酒令,不准人们再酿酒、饮酒。可是,仪狄还是偷偷酿酒,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商纣王时代,这个暴君为了饮酒作乐,专门把仪狄的传人召进王宫大量酿酒,把酒装到花园的大池里,把肉挂在树枝上,“酒池肉林”荒淫无度,最后亡了国。后人通过历史故事总结出这样一句带有真理性质的名言:“禹王戒酒传天下,纣王酗酒失天下。”

这个历史故事对我们是很有启迪意义的。美酒、美味、美色味道好极了但凡是人谁能不喜欢,何罪之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来就抗拒美好东西的人恐怕在正常人群中是找不到的,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嘛。但是当美好的东西成为了一种诱-惑的时候,人们面对诱-惑就各有不同了。比如,诱-惑在大禹这样的人面前马上就变成了一座警钟,立刻让他联想到“亡国”的大事上去了;而在荒淫无道者商纣王那里,诱-惑就成了一把利剑,一让他亡了国,二要了他的命。历史之鉴使人警醒,虽历经上下五千年其教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犹在眼前。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meiwen/7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