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4篇】

| 点击:

【www.stqhjy.com--故事】

故事: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篇1

心境一科示教室,我院叙事护理学习班成员正在进行第一次案例分享,这次活动以“感受患者疾病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由第一小组的11名护士分别进行分享。     他们从叙事案例介绍、叙事技术的展现、患者的反馈、个人的感受和体会等分享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有与患者的叙事、家属的叙事、朋友的叙事,也有与不同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发作、木僵、拒食患者的叙事。通过叙事,不仅了解了患者疾病背后的故事,发现了患者的例外事件,给患者以信心和力量,也稳定了患者的情绪,达到了患者的认可,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效果。                                    下面分享一个早期干预一科护士毛炎炎讲述的叙事案例:赶走“坏人”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每日都要为患者查房,之前更多注重的是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否改善和消失,基础护理方面做的是否到位,很少耐心的去感知患者的内心情感,通过一步步学习叙事护理以后,我的工作方式、态度悄然的发生着改变。

科室一级病室有位17岁的小姑娘,少语,易激惹,不愿和护士沟通,偶尔说句话也是我要出院,患者拒食,宁可接受鼻饲治疗也不吃饭,每天都躺在床上。有一天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看她还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走过去拍拍她说:“玲玲(化名),今天的午饭是菜花炒肉看上去味道很不错,咱起来吃饭吧?”她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我继续说:“你看其他人吃的可香了,你不想尝尝吗?”她睁开眼睛看着我蛮横地说:“我不吃。”我平和地说:“你现在的状态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她突然坐起身态度依旧很蛮横:“是没好处,但我还是不吃,这里的饭太难吃了,我自己做的饭比你们这好吃一万倍,我要出院。”

我以惊讶的语气说:“自己做饭?你可真棒,据我了解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会做饭的可不多,你都会做什么饭啊?”                                           她:“我会做蛋炒饭,西红柿鸡蛋、黄瓜炒肉丝好多呢。要不是跟我爸爸吵架我才不会来这里呢。”说着说着她哭了。我递上纸巾让她擦擦眼泪,并拍拍他的肩膀,我问:“在家与爸爸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能跟我说说吗?”

她:“我爸妈都觉得我有病,对我看管很严,哪儿也不让我去,我很讨厌他们,而且我耳边经常能听到一个男同学在说话,说我这不好,那不好,做啥事都说我做不好,说我笨,有时又能听到他讲电视剧里的话又很搞笑,有时晚上突然就听到这声音,我就有点害怕,觉也睡不好,听着听着心理很烦,我想去打工我爸不让去,这次是和我爸打了一架他们把我送来了。”

我:“你这些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如果让你给听到的声音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她:“一年前就开始有了,听到这个声音我就很心烦就叫他“坏人”吧。”

我:“坏人的出现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呢?”

她:“自打它出现了,我没法正常上学了,我也变得心烦,爱发脾气,有时自言自语,同学们都觉得我奇怪的,与同学们相处的也不好,现在在家休学呢,我妈也不上班了,在家看着我,哪儿也不让我去,心理更烦,烦了我就骂她,他们都觉得我精神病。”

我:“嗯,玲玲,你妈妈经常打电话询问你的情况,每次都嘱咐护士说我们玲玲不吃洋葱,不吃蒜,可见你妈妈真的很关心你。坏人没出现的时候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她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微笑说:“我很幸福啊,我从小就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喜欢和我玩,还喜欢和我妈妈一起去逛街,我爸妈没得说那是对我一万倍的好。”她垂下头继续说:“姐姐,我回家了,我得向我妈妈道歉,不应该骂她。”

我:“你妈妈那么疼你是不会往心理去的,看到妈妈很爱你,你也很爱妈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想不想把坏人赶走?”

她坚定的说:“想。”

我:“好,护士会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把它赶走好不好?”

她:“好。”

我:“要想赶走它,我们首先得有力气,如果你再不好好吃饭,身体不但会变弱还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到时候就得补液治疗,这样不但战胜不了坏人,而且离出院不也更远一步吗?”

她:“嗯,护士姐姐,你说得对,我得好好吃饭。”

我俩相视一笑,我:“那快起来洗洗手吃饭吧,饭都凉了。”她起身下床,吃了一整份的午饭。

后来她改为了二级护理,我成了她的负责护士,每天查房她都主动跟我说话,说:“护士姐姐,我能跟着你说会话吗?我现在吃饭可好了,耳边的声音也少了,感觉声音变远了听不太清了。”

看到病人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症状越来越少,自己心理也是满心欢喜。这也许就是叙事带来的效果吧!

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篇2

一月里一个清冷的晚上,医院里异乎寻常的平静,似乎一切都停止了,又像强风暴就要来临。我坐在7楼护士值班台前,看了一眼台上的时钟。9点了,我把听诊器往脖子上一挂,向712病房走去。712病房在楼道的尽头,有一个名叫威廉斯的病人刚刚住进去。威廉斯先生是一个人进医院的,奇怪的是,他没有跟我们说起他的家人的情况。

他的目光又从白床单上移到我的脸上,问我道:“护士,你能不能……”他犹豫不决,眼里闪着泪光。他可能想要求我什么,但话没说完就哽住了。我抚摸着他的手,等他继续说下去。他擦去了眼角的泪,接着说:“你能不能给我女儿打个电话?告诉她我有轻微的心脏病发作。我一个人住,她是我唯一的家人。”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我把氧气开到8升每分钟,边观察他的脸色变化边说:“当然,我一定给她打电话的。”他抓紧床单,吃力地向我这边移过来。“你能不能马上给她打电话,尽快?”

他的呼吸太急促了。我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我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打电话,你放心吧。”我关了灯,他闭上眼睛。712病房暗了下来,氧气在滋滋地响着。我走到窗前,外面静静的,医院的停车场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护士,你能不能给我一支铅笔、一张纸?”威廉斯先生叫我。我从口袋里拿出小本子,撕下一张黄色的纸给他,并给他留下了我的钢笔。接着,我走回护士值班台,坐在电话机旁咔吱作响的的椅子上,从入院记录里寻找威廉斯先生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上面记着他女儿的电话号码,我按照那号码拨通了。

詹妮挂了电话。我在整理台上的病人资料时,总是心神不宁。712病房,我要再去712病房看看。我跑到走道的尽头,进入712病房,发现威廉斯先生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探了一下他的脉博,发现已经停止了。我按了床头的紧急呼救按钮,并立即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一点作用也没有。一群医护人员冲进来了,对威廉斯先生进行了心脏电击治疗,可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威廉斯先生去世了。其他的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静静地走出去,我呆站在病床边,窗外刮起了寒风,有一些雪粒打在窗户上。我心里想,怎么会这样呢?我怎样面对他的女儿?

走出712病房,看到一位医生正在跟已经赶过来的詹妮说她父亲的情况。詹妮转向我说:“我要见他。”詹妮把脸埋在床单上哭泣,我不敢看她伤心的样子。我靠在床边的桌子上,我的手把一张黄色的纸碰了下来,捡起来看时,发现上面写着:“亲爱的詹妮,我原谅你。我祈祷你也原谅我。我知道你爱我,我也爱你。爸爸。”我用颤抖的手把纸条递给詹妮,她看了好久,然后把它捂在胸口,呆呆地望着她的已经去世的父亲。

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篇3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小时候读冰心奶奶的这段话,只感觉文字优美,充满诗意,觉得自己仿佛置身鲜花沁鼻的小径,周边洒满和煦阳光,与微风相迎,与温暖相拥。可是现在再读这段话,感触更多的是冰心奶奶走过生活之后的质朴与温润。临床工作的这些年,见到了身边太多张绝望而痛苦的脸,很多时候我都期望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因为自己不善言辞,纵使心中千言万语,说出口的也只有那么一两句。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关注着叙事护理,虽然技巧并不十分熟练,但是总是刻意训练自己带着叙事的态度去处理身边的事情,收获也特别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患者张阿姨,58岁,因小细胞肺癌入院。第一次接触是她入院后第一天早交班,我带着护士走到她身边,看她还没有起床我低声询问:“张阿姨,您感觉怎么样?”她抬起头看了看我,眼圈红红没有说话。照例原本要进行ISBAR床边交接班,我看了看情绪不佳的张阿姨,拍了下她的背:“您先休息一下,我等会过来看您!”然后组织护士去了下一个病房。

查完房,我又回到了张阿姨身边。拉上隔帘,我扶张阿姨坐了起来。看她情绪稳定了些,我开始了我的叙事。“张阿姨,您可能对我不是很熟悉,我先给您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病区的护士长,我姓陈,您叫我小陈就好,我看您刚起床,您吃早餐了没有啊?”

她眼中依然有泪光,但仍然微笑着回答我:“吃什么都没胃口,就随便吃了点饼干。”

我继续跟进:“您是自己一个人来住院的吗?怎么没看到您的家属啊?”

张阿姨一下子被打开了话匣:“小陈啊,你不知道,我很苦的,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好不容易把两个女儿拉扯大,昨天医生告诉我,我可能得了‘癌’。”

张阿姨说出那个“癌”字的时候,突然顿了顿,眼神飘忽,有点避忌,怕说了就会粘上什么不好的事情似的。

我见她十分紧张,柔声问到:“您的纤支镜检查结果出来了吗?”

“还没有。”

“那还没有确诊啊!”我故意轻松气氛:“就算真的是肿瘤,有的切掉就好啦。您可千万别现在还没出什么事呢,自己先把自己吓死了”。

张阿姨也跟着笑了笑:“也是的,但是如果要做手术,我没有人照顾的!”

“您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吗?”

“她们两个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仙桃,工作都很忙,都请不了假。”张阿姨一脸惆怅“大女儿的孩子是她自己在带,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小女儿离的那么远,我都还没告诉她们。”

眼看着张阿姨的眼神又开始暗淡,我叉开了话题:“张阿姨,您刚才告诉我说您很年轻就没了丈夫,您这些年带着女儿怎么过的啊?”

张阿姨抬起头想了想:“也没觉得有多苦,好像一晃这些年就过了,主要是两个孩子听话,又很争气,我大女儿考的本科,又是自己考到移动公司去的,待遇很好,老说要把我接过去,我怕她老公不喜欢。小女儿长的也漂亮,还考了研究生,现在在广州大公司上班。”

我接着问:“她们两个隔了几岁啊?小时候不打架吗?”

张阿姨眼睛眯了起来:“只隔了3岁,哪有不打架的,小时候她们两个打架,我心里疼啊,她们没有了爸爸,再不团结以后会被别人欺负啊!所以我把门一锁,让她们两个在家里打,她们一看我把门锁了,吓得就哭了,两个又抱着哭,到后来她们就不打了,别人看她们有两个,也不敢欺负她们了。”

“您还挺有办法的,既解决了她们两个的冲突,又激发了她们的姐妹情。”

张阿姨听到我夸她,有点羞涩:“当时哪里想这么多啊,只要她们两个不吵不闹,我就有精力去赚钱养她们啊!女孩子留在乡下没出路的,所以我要赚钱供她们读书,要把她们送出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您的眼光很长远,所以才把她们培养的这么优秀啊!可是张阿姨,如果您真的需要做手术,那您准备怎么办呢?”

张阿姨想了想没有出声。

我继续说道:“您手术以后需要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要按时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您有可能要留置很多管道,自己管理起来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以后如果您的两个女儿知道您做了这么大的手术,因为怕麻烦她们、怕她们担心没有告诉她们,没有给她们尽为人子女的责任,您觉得她们会安心吗?”

张阿姨顿了顿:“她们可能会很难受!觉得我不信任她们吧。”

“那您觉得您应该怎么做呢?”

张阿姨:“我还是给她们打个电话说一下情况吧,至少也比我一个人在这里难受要好。”

“难受?”我继续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很“难受”的呢?”

“从昨天门诊的医生告诉我,我可能得的是‘癌’的时候。”

“您觉得‘难受’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我心里很害怕,很怕就这样死了,昨天晚上我一直在想这些基本没睡。我们村里就有个癌症病人,他做了手术,精神很差,基本不出门,别人也怕被他传染,不敢去他家里玩。我怕女儿过来照顾我被我传染了,也怕别人知道了被嫌弃。”

“您主要是怕把病传染给了女儿才不让她们来照顾的吧?”

“是的,她们两个好不容易过的好了些,要是被我拖累了,我就算死了也不会安心的。”

“您这个病是不会传染的,您村里的那个病人,他可能是因为抵抗力比较差,怕出门被感染了才不敢出门的。”我继续问到:“您觉得如果您继续这样下去对您会有什么影响呢?”

“没有人照顾,医生可能不敢给我看了,那我就一点活路都没有了。就算给我看,我这样情绪低落,对疾病总是不好的,可能你们都要跟着我招罪呢!”

“那您觉得您做些什么可以改善现在这样的状况呢?”

“肯定要先跟女儿们商量下,让她们把家里安排好了过来照顾我。再然后就是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了。”

“每个人听到自己得了‘癌’都会感觉很害怕,如果是我,我可能比您还要恐慌。可是也是因为您对自己疾病的不了解,因为对女儿的关心,您才自己一个人承受了很多。但是我相信,正是您对两个女儿无私的爱,您才有更多的力量能够好起来。您不要太担心,我们科室有很多您这样的病人,他们手术后状态都很好,您可以跟她们交流一下,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医生和护士也都会帮您!”

“小陈啊,跟你聊了这么多我心里好受多了,也不那么害怕了,谢谢你啊!”张阿姨眼神轻松,似乎心里千斤重担卸了下来。

过了两天张阿姨的大女儿就来了病房,我跟大女儿谈了一下张阿姨的病情和心结。张阿姨是一个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我告诉她母亲并非看起来的那么坚强,特别是生病了的时候,更需要她们的关爱与支持,也鼓励她多于母亲交流,才能发现母亲的脆弱,更多的拥抱亲情。

病房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不能保证给每一个痛苦的人都带来帮助,可是我愿意尽自己微薄之力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积极的态度让大家相信叙事的力量,树立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一面面旗帜。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幸运。

叙事护理案例小故事篇4

在两次我院与美国“微笑联盟”救治唇腭裂患儿的手术义诊的活动中,我有幸作为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配合。在活动中我不仅感受到美国式的手术室文化,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医德风范上的精神层次。与患儿做检查时,那些美国著名的整形医生都是半跪着为孩子做检查;孩子在麻醉复苏期间复苏护士们都是抱着孩子,像母亲一样抚摸孩子的后背,温柔的安抚他们;为减轻患儿的疼痛,麻醉师都是吸入麻醉后再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等,无不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和服务的细节。但是,对我灵魂触及最深的还是一次关于“天使”这个话题的探讨。

记得那是一个繁忙的下午,我刚做完一台手术。在等待下一个患儿进来的空闲时间,作为志愿者帮忙的黄太太过来与我分享她这几天给患儿照的一些照片。她是一个美籍华人,在世界地方都有自己的产业,但她很热衷慈善事业,因为她觉得帮助别人的得到的快乐胜于金钱带来的快乐。她非常兴奋的跟我描述今天她遇到的每一个患儿有多么可爱,多像小天使。当时我很不理解。在我当时认为,只有那些长得胖乎乎、五官端正的正常孩子才是可爱,而那些唇腭裂的孩子在相貌上、功能上都有残缺,怎么会被称为小天使呢?

我疑惑的问她:“为什么你们都称呼这些孩子是小天使呢?天使应该是完美无缺的啊?”

她笑了,随即又非常认真的告诉我:“玲,其实在西方国家,大家都认为唇腭裂的小孩的出生,是上帝派到凡间天使的化身,是对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爱心的考验。让他们回复自信的笑容,改变他们的人生,对他们和我们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啊!这也是我们不远万里,到处救助他们的原因。严格来说,你们医务人员只有也经受了这些小天使对你们爱心、耐心、责任心的考验,才能变成白衣天使啊!”

我被她坚定的话语深深的感动了,也自惭形秽。是啊,在工作中,我们都在强调自己是白衣天使,穿上工作服要被人们尊重,看到的总是我们在赐予患者生命和健康,从未想过每一个患者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神圣的考验。要带着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去工作,要在思想上达到这种不带成见、无私而伟大奉献的思想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

从那一天起,我认真的去面对每一个手术患者,尽我全力的去帮助他们渡过手术期。多一句解释,多一点关心,多一个灿烂的微笑,工作的效果慢慢的变得很不一样。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患者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在认可我为他们多做的那一点点改变。一个充满感激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谢谢!”,都会让我感觉到帮助别人带来的满足,让我也逐渐增强了自己职业的荣誉感。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帮助他人的平台,是自己精彩的舞台。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在别人的世界里撒上阳光,才能让自己的世界阳光明媚。当每一个人都是天使时,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天堂。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meiwen/9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