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小学乘法课件范文八篇

| 点击:

【www.stqhjy.com--课件】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乘法课件范文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小学乘法课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例1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出示彩球)

30×8088×10900×1060×7013×332×2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4×2231×3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彩球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和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巩固了旧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

出示新华书店的.图片,今天王老师带大家到新华书店去买书,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2、自主探究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想到其它分成的`方法,这时提出把12分成10和2是比较好计算。如果遇到数字比较大的数字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列竖式该怎样算呢?谁愿意来黑板上试算一下。找两个同学在黑板上试算,其它同学在本上试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14×12,并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用竖式怎么计算,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3、点拨归纳

学生做完后,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再找几名学生说计算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

从个位乘起:2在个位,表示2个1,个位上的2乘个位上的4得8,是8个什么?写在什么位?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

(讲解算法并板书)

再把两次所乘的积加起来。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设计意图】教师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加强运用明确算理

第一关小车开到哪儿停(主要考察第二因数的十位合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以后得得积和谁对齐)。

13×12=23×21=43×22=

第二关笔算大比拼

233343

×13×31×12

第三关啄木鸟治病

第四关弄脏的题单

【设计意图】利用闯关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练习的题型分层次,有梯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巩固算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4×12=

口算:14×4=5614×10=140

56×3=16814×2=28

140+28=168

笔算:

14

×12

2套书的本数←28……14×2的积

10套书的本数←140……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168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对比,体现用笔算的解决问题的优化性。

【篇二】小学乘法课件

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3.教具、学具准备:在小黑板上画6个格,如 用幻灯映出6只蝉,6根小棒,将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第2题的 画在小黑板上。学生每人准备36根小棒。(LIUxuE86.coM 出国留学网)

复习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2.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写法算式。

(l)5个3是多少?

教师出示画着6个格的小黑板,并提问:“ 6个6个地加,每个格里应该分别填几个6的.和?(第一格里填 1个 6、第二格里填 2个6的和,第三格里填3个6的和……)教师也听学生回答边在方格图的上面分别写上1个6,2个6,3个6……“2个6的和是多少?”“3个6的和呢?4个6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数填好。

教师指黑板上的图带领学生齐说:l个6是6,2个6的和是12,3个6的和是18……再提问:“12是几个6的和?”“30是几个6的和?”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

1.教师按顺序说乘法算式,学生说乘法口决。

2.教师出示 。教师任意指圆中的一个数,学生回答6乘以这个数等于多少。开始时,可以集体回答,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篇三】小学乘法课件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3、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1、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2、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1.教师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

20×3= 12×4= 200×3= 120×4= ×3= 340×2=

请你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被乘数末尾有0)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0的个数和被乘数0的个数相同)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先用乘数乘被乘数中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26×3=            72×6=

出示例题: 养殖专业户李大爷家养鸭260只,养鸡的数量是鸭的3倍。李大叔养鸡多少只?

1、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列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200×3=600(只)60×3=180(只)600+180=78(只)

2、把260看作26个十,26个十乘3得78个十,也就是780。

3、用末尾填0法:先计算26×3=78,然后再78的末尾填写一个0。

4、用竖式计算,对于这种方法教是要重点指导,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简单的数式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复习中的26×3和例题260×3这两个竖式,你能想出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引导着学生概括出简便计算的竖式写法:要把乘数写在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下边,计算时不用管0,算好后,因为积是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在得的数后面添写一个0.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把两种竖式算法相比较.指出:这两种算法竖式的写法不同,计算结果一样,后一种比较简便.

让学生试算2500×3,要求用简便方法.一人到黑板上板演,其他人做在练习本上,如有疑惑的地方,同桌可以商量.

2500×3=7500 (集体订正)提问:2500×3为什么得7500?(因为2500是1个和1个500组成,3个是6000,3个500是1500,6000加上1500得7500)从竖式上看,乘得的75后面为什么添上2个0?(因为被乘数末尾有2个0,所以得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2个0)

(5)师生共同概括出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一位数乘多位数,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对口练习。要求:同桌一人说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另一人说得数。

2、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3、4两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关键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篇四】小学乘法课件

教学内容:

教材63页的例1及做一做题和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策略。

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教学的重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二个因数得多少个“十”,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的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2×3=42×2=15×4=

12×30=42×20=15×40=

师:上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下面的题请大家拿出草稿纸做一做吧!23×756×4

师:前两天老师在新华书店看中一套12册的连环画,每册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生:不够,少了,付的钱数应比200元和240元都要多。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师: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3)小组交流与讨论。

(4)汇报交流内容。

②生2:先算出10本书的价钱240元,再算出2本书的价钱48元,最后将240元和48元加起来就是12本书的价钱了。算式是:24×10=240(元)、24×2=48(元)、240+48=288(元)

③我先按一本20元算,再算加一本4元,最后加起来就是12本价钱算式是12×20=240(元)、12×4=48(元)、240+48=288(元)

④我把12分成9和3,先算24×9=216(元),再算24×3=72(元),最后216+72=288(元)

师:“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1)同们真聪明,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24×1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2)让学生根据竖式结合24×2=48、24×10=240、240+48=288说出竖式计算的原理,在这里是这样引导的:这个48怎么来的?这个1×24相当于什么相乘,所以这个乘出来的积末位4要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把这个0和“+”空着,可以写吗?(让多个学生对着竖式说说)

(3)师:请同学们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对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啊,估算也是一种检验计算结果的方法,在今后的计算过程中你就可以运用它来检验计算结果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练习十五的第1题的第2、3、4组。

【篇五】小学乘法课件

教学目的:

会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的计算,并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5X4

1.25X0.8

32X25X4

0.5X

0.5X1.01

125X18X8

问:连乘的式题你是怎么算的X

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X

(主要从运算定律的内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举例说明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来说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Xb=bXa(aXb)Xc=aX(bXc)(a+b)Xc=aXc+bXc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X46X4

47X8X125

48X99

54X61+61X46

3.分组计算下面各题。

0.7X1.2

1.2X0.7

(0.8X0.5)X0.4

0.8X(0.5X0.4)

(2.4+3.6)X0.5

2.4X0.5+3.6X0.5

左边和右边对应算式结果相同吗X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X为什么X

4.: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小数乘法也可以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板书课题: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二、新授。

学生尝试计算。

0.25X4.78X4

=0.25X4X4.78

=1X4.78

=4.78

0.65X

=0.65X(+1)

=0.65X+0.65X1

=130+0.65

=130.65

学生板演后,要讲出简算依据。

:运用定律计算,如果能设法使一个因数转化为整百数或者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为整百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X0.125X4X8

3.2X1.25

0.5X0.46+0.5X0.54

2.5X99

2.课本第10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三第3、4、5题。

课后:

【篇六】小学乘法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份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纸【教学方法】

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花儿变红了,鸟儿也在树林里快乐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鸟岛春游,你们想不想参加呀?

可是在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呀?

(出示口算练习题)

我们将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做什么交通工具去呢?(轮船)

(这一环节,创设“去鸟岛春游”的情境,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探究心向”,并且对已有口算知识进行复习)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理解图意:(课件显示课本92页主题图)

(1)瞧,小朋友们来到码头准备坐船去鸟岛。码头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①乘船去鸟岛春游②各班人数③船限乘68人??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过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还能少于68人。)

(2)师:如果现在让四个班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你估计一下能坐下吗?为什么?师:若超过68人船会怎样呢?生:船会翻或下沉。

师:超载会很危险,为了安全根据乘船要求,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四个班同学乘船呢?

师:那你们再估计一下,至少要准备几条船才能将四个班的小朋友和老师送到鸟岛上去?

乘船方案设计

我认为()班和()同乘一条船,()和()班同乘一条船较为合理。

师:同桌同学互相讨论,设计最佳方案,首先要估计一下,至少要准备几条船?回答问题时,说一说这样设计的理由。师:如果每两个班乘坐一条船,有那些组合方式?

(第一种:二(1)和二(2)乘一艘,二(3)和二(4)乘一艘第二种:二(1)和二(3)、二(2)和二(4);第三种:二(1)和二(4)、二(2)和二(3))

2、探究算法:

交流23+31=?的计算方法。生1:20+30=50 3+1=450+4=54生2:23+30=53 53+1=54生4:列竖式方法

交流32+39=?的计算方法。

生1:30+30=602+9=11 60+11=71生2:32+9=4141+30=71生3:把39看作4032+40-1=71生4:列竖式的方法

今天,你们运用口算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们真是一群聪明能干的孩子,

师:口算方法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比较简单,最适合你计算,你就选择哪一种。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告诉老师其他几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师:根据每艘船上的乘船要求,那种组合方式最合理、最可行?其他两种乘船方案为什么不合理?你能想办法使其他两种不合理的乘船方案变得合理吗?(小组交流)如果二(1)班和二(2)班同乘一条船,这条船还能上几人?怎样列式?引出减法算式

3、小结、揭示课题: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前面我们学过笔算列竖式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在口算时,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今天,你们运用口算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们真是一群聪明能干的孩子。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根据你们的乘船方案我们出发。师:(出示课件)你们看,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这是哪呀?(鸟岛)来到了鸟岛,鸟岛的管理员准备发给每个小组游览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过关才发,你们有信心通过测试吗?(出示习题)。比一比,在鸟岛上我们哪些朋友表现得最出色。

2、你们表现的都很出色,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这美丽的鸟岛吧!(配乐欣赏鸟岛图片)

3、我们的鸟岛一游即将结束,难得来一次,让我们买两样能买纪念品带回家,用100元钱能买哪两样呢?还能剩下多少钱?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4、汇报各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及时鼓励。

5、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鸟岛的美丽景色,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教师板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3+31

32+39

68—54

32—14

【篇七】小学乘法课件

一、导入

师:刚到宁波,叶老师发现有一种“福娃”玩具特别好卖!(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请问,买5个这样的福娃要多少元?

生1:24×5=12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板书:旧知识)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那么,如果买10个这样的福娃,又该付多少钱呢?

生3:24×10=240元。

师:在这里,我们又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

生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假如老师想买12个福娃,该怎样计算需要的钱呢?

生5:2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评: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这是教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教师善于把握最新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信息,北京奥运吉祥物刚刚公布,学生们对此题材十分感兴趣,研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情境也使计算教学过程成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了计算教学的.数学思考,这正新课程背景下重视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

师:我们以前学过这类计算吗?

生合:没有!

师:所以说,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以前碰到新问题,你一般会怎么办?

生6:我会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

生7:我会自己动脑筋解决。

生8:我会请同学帮忙。

师: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而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评: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叶老师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谈谈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教师在肯定学生原有的各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二、探究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会是多少?

生9: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会200。

生10:大约是250。因为我是把24看成25、12看成10来进行估计的。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很强!那么,究竟24×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请每位小朋友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先参考课本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评: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上的估算方法,也为笔算(精算)学习打下基础,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步骤。能完全独立的就独立完成;暂时有困难的,可向书本请教,自学书本知识后再独立完成。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小组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

生11: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与48加起来得到288!

师:能说说每一步分别在算什么吗?

生11:“24×10=240”是求10个24是多少,“24×2=48”是求2个24是多少,240+48就是求12个24是多少!

生12: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先算4×2……(该生讲不太清楚竖式过程,教师请他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竖式见下方板书所示)

师:这个竖式有些新鲜!请问,这里的48、24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生12:48是24乘2得到的,24是24乘1得到的!

师:那么,24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歪歪扭扭的,不太舒服!

生12:因为12的“1”表示的是10,而24×10是240,所以4要对在十位上,2要对在百位上!

生13:我补充一下,这里虽然写着24,实际上表示的是24个十!

[评:为什么“24“的4要与十位对准齐,这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安排了学生自己介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24”实际上是240,它是由24乘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个十,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原来是这样!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

生12:书上看的!

师: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

[评:鼓励学生运用课本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生14: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

生15:还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随着学生的算法介绍,教师相应予以板书)

(准备题)

师:真不简单!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那么,叶老师很想知道,每种方法分别是借助什么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呢?你可以选一种算法来谈一谈!

生16:我说第(1)种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

生17:第(3)、(4)两种方法是差不多的,都是用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识!

生18:第(2)种竖式算法是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来进行计算的!

师:说得真好!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

生19:我喜欢笔算,非常简便。

生20:我觉得竖式比较好,容易算对。

生21:我喜欢第(1)种方法,因为它比较容易弄懂!

师: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那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23×13吧!

(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结果其中两位同学用竖式计算,另外一位同学用上面的第(1)种方法计算。然后,教师请这三位学生代表阐述算法,并请同样选择该算法计算的同学举手示意。师生共同发现,原来全班同学用的都是这两种算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计算“23×13”时选用的算法明显比“24×12”要统一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会选择这两种方法计算,而不去选择这种方法计算呢?难道你们事先商量过了吗?

[评:教师明知故问,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些算法有局限性。]

生22:因为另外一种方法这里用不来!

师:为什么呢?

生22:如果把因数13拆成两个数相乘的样子,就会有余数了!不能拆的!

师:都是这样想的吗?

生合:是!

师:的确,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题目数据不能拆成两数之积的形式时,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而另外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计算。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其实这两种方法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法(1)横式与方法(2)竖式之间的联系:横式中的“24×2=48”相当竖式中的第一部分积“48”;横式中的“24×10”相当于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24”。对于横式和竖式中的这种联系,教师用“连线”方式在板书中表现出来。然后追问:“那么,为什么竖式里还是写24呢?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这个“24”表示的是24个10)

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又为了使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并且,随着计算学习的不断深入,竖式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那么,请同桌两位小朋友讨论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24×12”这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评:通过两种算法内在联系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竖式(笔算)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

(学生讨论,然后结合板书中的竖式步骤进行汇报,教师适时体提问、适度点拨,并把笔算顺序用箭头予以清晰表示,同时在第一层积“48”旁边板书“48个1”,在第二层积“24”旁边板书“24个10”)

师:谁能连起来完整说说这道题的竖式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穿插提携:也就是说,先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个位“2”;再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十位“1”;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师:这道题是不是完成了?还需要怎样?

生合:在横式后面写得数!

(教师示范补上答案)

师: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单项训练:(1)把竖式补充完整;(2)竖式计算)

[评:《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能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学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村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能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算式的过程中,自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体验到竖式计算的的优越性:简洁、明白、通用,易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会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能使学生认同算法优优化的必要性。]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准确地说,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齐读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给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生23: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

生24:要弄清楚每个得数的意义,正确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师:整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的呢?

生25:是我们先自己试着做,然后老师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算法!

生26:是叶老师和我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师:让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两个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与一定量的训练,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计算中,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算法,并自己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使人觉得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妙!]

四、练习

(一)

师:刚到镇明小学,叶老师发现我们学校的班级三面红旗竞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在上周一到周四的竞赛栏中,老师发现每个班都贴着12个五角星。根据这个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27:3个班一共贴着多少个五角星!

生28:12个班一共贴多少个五角星!

师:好!请你帮助老师算一算“全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一共贴了多少个五角星?”

生29:因为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一共有13个班级,所以应该用“12×13=156”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看了这则数据,叶老师发现我们大队部的老师非常辛苦。每周都要剪出这么多的五角星来开展三面红旗竞赛活动,请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竞赛成果!

[评:这是在浙江省小学数学“同上一堂”课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上的比赛课。为了充分展现参赛选手的真正实力,本届大赛组委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意确定了“同上一堂课”(选择相同教材)“现场抽签定课、集中封闭备课”的比赛方法。这是借班上课,如何在借班课中,学习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是作了认真的思考。这里,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了学校的现实资源,运用同学们经历过的班级“红旗竞赛”活动的材料,联系实际让学生计算,学生们感到很亲切。而且在计算以后教师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辛苦”、“珍惜”两个词,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爱,使大家体会到了纯真的情!]

(二)

师:叶老师无意中翻了翻我们的语文课本,发现里面的课文很美。所以,忍不住找了一篇读了起来。(课件出示:赵州桥)大家学过这篇课文吗?(齐读课题)想一想,叶老师今天为什么把一篇语文课拿到数学课堂上来呢?

生30:让我们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31:让我们算一算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字数?

(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那好,课后请同学们先估计这篇课文大概有多少个字,再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验证一下这篇课文究竟有多少个字?好吗?

(下课)

[评:在运用中巩固知识,通过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意识。]

[总评: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5、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真强!”“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正是由于充满了人文关怀才使课堂如此温馨!

【篇八】小学乘法课件

35×42=17×24=

1.出示例题:每桶牛奶25千克,今天挤了90桶,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我们都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一题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每一位同学在作业本上试做,完成后在小组中(1.)展示你们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研究一下除了你自己的方法外,还可以怎样做。

总结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

1.17×60=36×40=50×48=

3.教科书第37页第3题。

教学估算方法,32×23你们会估计结果是多少吗?30×2040×30

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比如30×23,32×20,这样估计出来的近似数更接近结果。

4.教科书第38页第4题。

你能估计这一页上大约有多少个字吗?

小组研究:尝试用多种方法估计,把估算的方法和结果下来,最后与笔算出来的结果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5.完成课后练习。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kejian/6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