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悼词(锦集4篇)

| 点击:

【www.stqhjy.com--词】

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平简介悼词(锦集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生平简介悼词

  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浮云含悲,天公垂泪。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深切悼念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园丁——我校退休教师赵xx同志。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向赵xx同志的离去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对其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对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xx同志生于1939年4月5日,195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商水县高中、阴阳赵高中、源汇区中等专业学校任教32个春秋,历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工会主席。1998年光荣退休,20xx年3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4岁。他的同事,失去了一位老战友;他的朋友,失去了一位老伙伴;他的孩子失去了一份好父亲。深感悲痛!

  赵xx同志的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其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精绝不凡的业务能力,积极果敢的做事风格,卓越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爱戴。这样一位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德高望重、倍受人们敬重的同志,带着对亲朋好友的不舍,带着对妻子儿女的深深眷挂,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关心学生,真情呵护的优良师德;那种面对挫折,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将成为我们永远的楷模。

  作为老师,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32年里,从未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作为同事,他为人谦和,善解人意,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任教研组长期间,帮助一批又一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指导一节又一节优质课获得佳绩;作为师长,他言传身教,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影响深远,今天春节还有原来的毕业生专程赶来探望;作为丈夫,他勤俭持家,关爱妻小;作为父亲,含辛茹苦,用心良多,严爱有度,养育子女四人,孩子年幼时期,工资收入低,上有老,下有小,入不敷出,家事繁杂,他无怨无悔。八十四年风雨人生路苦短;三十二载耕耘岁月桃李香。

  想当年,中流砥柱耀杏坛;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赵xx同志!一路走好!您的亲人永远怀念您,您的好友永远想念您,您的同事永远湎怀您。

  赵xx同志,安息!

第2篇: 生平简介悼词

  某某同志是某市某单位职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车祸抢救无效,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n时n分在某医院不幸逝世,终年n岁。

  某某同志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某市,某年某月参加工作,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市某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某年调至某市某单位,某年某月任某职务,某年某月兼任某科科长。某年某月因年龄关系任某科主任科员。

  某某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某某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吃苦耐劳,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在担任某科负责人期间,他加强管理,经常深入一线,主动做好服务,积极做好后勤保障;某某同志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勤俭持家,对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对职工求助热情,在一些重大或突击性的任务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从中层职务退下来后,他积极帮助和扶持年轻同志,并仍然忙碌在后勤工作第一线;他为人正直、热情直爽,团结同志,乐以助人,他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为某单位的某项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先后多次被评先进工作者。

  某某同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一生,某某同志的逝世,使某市某单位失去了一位好职工,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某某同志,并对某某同志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某某同志与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某项事业的发展,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 生平简介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退休干部××同志。××同志因患肺心病医治无效,于XX年2月10日16时30分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同志1932年1月生于××盟××旗××公社,蒙古族,1950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供销合作社、××公社、××农场工作,1981年10月调入××税务局工作。曾担任××税务所副所长一职。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0月退休。

  ××同志的一生,是勤劳奉献的一生。少年时代的××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饱经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他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不忘党性,不忘本,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伟大事业,××同志倾其心血,无怨无悔。

  ××同志1985年不幸患上了肺心病,不得不长期与病魔进行斗争。常年服药治疗,不但使××家中生活拮据,给他造成了庞大的生活压力,也使他长期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生性坚强耿直的××同志,从未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过分的要求,从不为组织上添任何麻烦。

  ××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

  ××同志对税务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他担任××税务所副所长期间,他所分管的所内各项事务有条有理,清清白白。他认真执行政策,敢于坚持原则。

  ××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同志一生养育4个子女,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其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

  ××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慰××同志在天之灵。

  ××同志精神长存!

第4篇: 生平简介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的好干部、好职工***同志。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xx年10月10日晚11点30分在汉川马口逝世,终年69岁。

  ***同志于1935年6月27日出生在***许家小湾的一个贫寒家庭,从1944年开始断断续续读过二年私塾,当时由于兵荒马乱,加之父母多病,不久就失去学业。由于父母多病又无钱医治,双亲于1948年和1949年就相继去世,去世时父母分别只有42岁和43岁。失去双亲的王见苟同志当时只有13岁,就孤苦零丁只身一人到脉旺开始学徒、为人打工。学徒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给老板扫地、烧水、送茶、烧火做饭、招呼顾客,不论是炎热当头,还是天寒地冻,每天都要给老板挑40担水,真是“勾子扃担肩上挑,赤脚草鞋河里站,高坡陡下步步走,个子消瘦吃不消,没有办法拼命挑,春去秋来十冬腊,寒风刺骨两泪汪”,而且还吃不饱、穿不暖,备受煎熬。

  解放后的1951年,***同志参加了店员工会、工人纠查队和宣传队,他们打起腰鼓到全县各地宣传共产党的政策。1952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12月26日赴朝参加了朝鲜战争,从事后勤通讯工作,历任通讯员、中士保管员,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应有贡献。1957年4月复员回脉旺,先后在合营商业、国营商业,任营业员、物价员、分店主任、业务组长、副指导员等职。文革期间曾为脉旺镇革命委员会委员,担任过县落实“131”和“25”文件的镇召集人和副连长等职。195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参加四清工作队,经历了整风、反右倾、反贪 污、财贸整顿等运动,在工作中,受到县、镇两级的奖励,树过红旗标兵。由于生性耿直,坚持原则,爱提不同意见,在文革中受过迫害,挨过批、游过行,自我介绍《悼词:*同志生平介绍》。1970年至1984年在**镇工作,先后在**副食品商店、**中心批发站、**供销社、**银行、**医药商店、**蔬菜商店任主任,历任各单位党支部书记,镇财贸党总支委员,由于工作出色,责任心强,大胆管理,成效显著,这些单位都进入了**镇先进单位的行列。

  1984年9月,***同志调入**县**公司**批发部工作,由于当时**公司刚刚组建不久,**批发部除了1个旧仓库、1000多件快要霉变的烟、5个人外,其他一无所有,企业处于创业的艰难时期,面对困难和压力,王见苟同志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团结一心、艰苦创业,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创出了马口批发部的一片天地。新的卷烟仓库建起来了,职工宿舍营业综合楼建起来了,卷烟的销售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上缴国家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增加,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逐步得到提高。1990年,***同志当选为**镇第十届镇人大代表,1995年光荣退休。退休后,王见苟同志仍然不忘企业的发展与改革,时时关注卷烟的销售情况,不时为烟草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余热,真是“有限生命,无限服务,为党为民,无限忠诚”。

  ***同志一生,朴实、耿直,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也使孩孙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勤奋工作,不断开创烟草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www.stqhjy.com/gushiwen/88730.html